全部新闻提供最新行业动态,分享前沿设计理念
学校要求学生饭卡充值千元起步,目的和动机是什么?
时间:2024-09-14 来源:朝夕友人 点击:

 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

  据重庆媒体报道,近日,有学生曝光重庆市医科学校要求学生在新学期饭卡充值最低1000元起。8月28日,重庆市医科学校工作人员表示,此前开会时,只说是首月1000元起充,充值的金额可以在学校吃饭、买东西,家长也能登录账号查看消费记录。据他了解,学校会调整充值金额的限制。(据8月28日极目新闻报道)

充值页面显示(图源:媒体报道截图)

  相关学校要求学生首次充值1000元起步,目的和动机又是什么呢?学校给出了理由,称家长可以了解学生消费的情况。然而,舆论却在怀疑学校想借此捆绑学生在校内消费。

  当然,学校使用饭卡,方便商家和学生之间结算,这无可非议。但是,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来,学生与食堂之间,本质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关系。这就意味着,学生在不在食堂消费,在不在学校买东西,是有自主权的。另外,消费者和商家之间,应该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。那么,首次充值要求充1000元,依据何在?

  时常,我们听到一些学校借封闭管理之机,将师生的消费控制在学校之内,不允许学生点外卖。甚至还有学校不让学生家长送餐,以达到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的目的。一些学校拿出来的理由是保障食品安全卫生,为了学生身体健康着想,但舆论并不买账。

  8月20日,四川省纪委监委“廉洁四川”网刊发《以案为镜丨正副校长貌合神离,“抱团敛财”人财两散》一文,披露了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原党委书记、校长邹义强以及原副校长徐列平的贪腐细节。事实表明,正副校长利用小卖部和食堂,获得了巨额的不当利益。再结合此前一些中小学小卖部和食堂经营权拍卖出天价的新闻来看,充值千元就是为了能让家长了解学生消费情况,这一理由恐怕很难服众。

  学校不能因为消费者是学生,就想着剥夺学生消费的自主权。虽然目前并不能断定学校是为了捆绑学生消费,但是学校还需要进一步解释,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。

  另外,学生也是消费者,他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应该得到尊重。可以肯定的是,让学生充值1000元,本质上也属于预付消费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》规定,涉及预付消费,经营者应当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,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、价款或者费用、预付款退还方式、违约责任等事项。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,强化对经营者遵守承诺的约束,降低消费者维权时的举证难度。

  那么,商家有没有与学生签订相关书面合同呢?另外,相关法律规定,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应该公平交易。现在学校要求学生充值1000元,强势介入到学生与商家之间,这合适吗?

  针对预付消费,中消协曾提到,要谨慎选择商家,认真审阅合同,保留消费凭证,提升维权意识。如果学生连选择商家的权利都没有,还谈何其他权益。

  学校要求学生开设饭卡,这没有问题,但是充值多少,怎么消费,在哪里消费,这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权利,学校不应该干涉。

  对此,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严肃调查,依法依规予以处理。不管什么措施的出台,都应该于法有据,同时要维护学生的权益。如果想通过高额充值的方式,来维护校内一些商家的利益,这显然违规,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
  (来源:极目新闻)

如果您也有此需求,欢迎咨询我们立即咨询